博物馆的演变历程:从上层贵族的私有珍藏到全民共享的大众文化场所

从贵族专享到大众文化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博物馆不仅是展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进行国民教育、科普宣传、历史文化和艺术熏陶的重要课堂。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的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反映了人类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发展从功能及空间设计方面都有表现。哈德逊《博物馆社会史》一书中翔实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并且探讨了其发展方向。

博物馆顾名思义是展出物品的场所。根据其实际应用场景的功能定位可分为:文化馆、科技馆、美术馆等类别。早期的博物馆并不具有现代博物馆的开放性和公众性,常以个人为代表,服务的对象相对而言较为小众。1989年9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博物馆的定义进行再次修订,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永久性机构,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藏、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这是迄今国际上较通行也相对稳定的博物馆定义,它着重强调了博物馆的公共性、服务性、非营利性以及以人为本的精神。

对于西方博物馆名称的来源,在学术界认为它来自于希腊神话,公元前283年托勒密王朝把宝物放在缪斯神庙中,到了17世纪 Meusin变化成为Museum,就是现代博物馆的专有名词。而在中国,人们认为“博物”一词最早出自《山海经》,在周、秦时期出现了陈列文物的场所,例如皇宫、祖庙和武库等,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博物馆的萌芽。

西方博物馆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7世纪以前的博物馆研究,主要是皇室贵族或富商巨贾专门享用的社交场所;第二阶段自18-19世纪开始,博物馆成为大众文化机构;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发挥,博物馆开始被视为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机构,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博物馆自身与社区的关系,从观念上彻底发生转变。

第一座对外开放的英国阿什莫林艺术和考古博物馆,是私人收藏向社会展览类型的博物馆,也是具有近代博物馆特征的博物馆。早期的博物馆主要服务对象是贵族,主要功能是收藏和展示,并不向民众开放,同时也不会为民众传播知识和承担教育的功能,更不是公众活动的场所。

博物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承担了社会教化的功能。博物馆由面向小部分群体到面向大众的转变,不仅意味着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发生变化,其功能和理念也在改变。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建立的博物馆是基于理想假设,即人们可以从展出的实物中获得知识和教育。在美国,继1773年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第一个公共博物馆之后,各地博物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波士顿自然博物馆(1830年)、史密森尼学院(1846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1870年)等。

以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为开端,频繁举办的世博会为博物馆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在世博会筹办、举办期间或者结束之后,利用相关资源包括场馆、展品、人员、盈余、技术甚至理念等创建新博物馆,成为博物馆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生态现象。直到今天,博物馆与世博会的这种内在关系仍在延续。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怀疑展品自身清晰传达消息的能力,从而带来了博物馆功能的增加,即通过借助物品之外的教育方式完善博物馆的信息传达功能,并且丰富其教育性。

早期西方国家对博物馆的探寻始于16世纪,大多数是以博物馆本体为主要研究对象。1566年荷兰昆齐贝提出博物馆是向公众展示的陈列;1656年《特拉德斯坎特博物馆目录》在伦敦出版,1727年尼克利乌斯出版著作探讨关于博物馆的藏品分类管理和补充。1837年克莱姆发表了第一部博物馆史论论著《论德国科学和艺术藏品的历史》,对博物馆的历史进行了详细阐述。

19世纪后期,彼得·韦尔戈在《新博物馆学》中提出关注博物馆在经济、政治、社会多重压力下的定位和发展,阐述了“博物馆、人工作品的意义”“艺术博物馆中参观者的体验”等问题,促使博物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新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此影响下产生了一些新的博物馆类型,例如生态博物馆等,同时对传统博物馆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0世纪,沙伦·马斯汀尼在《博物馆研究手册》中指出了博物馆不仅具有教育性,同时也兼具商业性。因此在这一时期博物馆完全进入到社会化领域,成为社会发展中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在21世纪时,珍妮特·马斯汀在《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中阐述了21世纪藏品变化的面孔,后博物馆的体验音乐计划,批评型博物馆的参与者、访问虚拟博物馆和作为学术研究和机构认同的博物馆档案等观点。发展到现代社会,博物馆的功能在逐渐增加,同时也更加注重与参观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博物馆的服务群体更加广泛,同时也承载了更多的功能性,并且博物馆的设计也随着功能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卡雷斯·布洛特编著的《博物馆建筑新概念》介绍了多个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博物馆设计案例。2012年4月,IBM公司和卢浮宫博物馆合作,该项目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简化维护流程的同时大幅改善实时运作的效率,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重要资产的安全,提高了卢浮宫的管理水平。

如今博物馆更加趋向于智慧化、复合化,即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发展,博物馆的存在形式日趋多元化,表现为形式、功能、空间和运营模式等各方面的发展,以达到对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从而实现博物馆与城市的有机结合,以及其公共职能的扩大化、社会化和服务化,同时促进博物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有趣动态的博物馆是互联网模式下的新模式,以全新的姿态追赶时尚潮流。藏品要“动”起来,可以是手机网页浏览的三维体验;可以是博物馆之“物”本身可点击、可旋转;可以是博物馆物之基础上配以卡通或含有故事情节的动态影像;可以是开发具有博物馆底蕴的手机App之游戏、购物。数字化设计使博物馆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李宇宏,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谷歌首席执行官皮查伊宣称Gemini已成为市场上最强大产品,计划吸引五亿用户使用
谷歌首席执行官皮查伊宣称Gemini已成为市场上最强大产品,计划吸引五亿用户使用

在最新的报道中,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对公司自家研发的 Gemini AI 技术表达了强烈的信心。他认为,Gemi

华硕发布新款 NUC AI 迷你电脑,搭载创新彩色 E Ink 显示屏,提升用户体验
华硕发布新款 NUC AI 迷你电脑,搭载创新彩色 E Ink 显示屏,提升用户体验

华硕近日宣布推出一款新产品 ——NUC14Pro AI Plus,这是一款迷你电脑,外观采用半透明设计,顶端配有一个可自

微软将人工智能功能融合至Microsoft 365,随后决定提升订阅费用以反映新增价值
微软将人工智能功能融合至Microsoft 365,随后决定提升订阅费用以反映新增价值

微软宣布将在其 Microsoft365个人版和家庭版订阅中,整合 AI 驱动的 Office 功能,并相应提高价格。此

Mistral 在与法新社的新合作中提升 Le Chat 聊天机器人功能表现,实现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Mistral 在与法新社的新合作中提升 Le Chat 聊天机器人功能表现,实现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Mistral 公司近日宣布与法国通讯社(AFP)达成一项内容协议,旨在提升其聊天机器人产品 Le Chat 的答案准确

Borderless AI成功融资3200万美元,将AI技术应用于HR管理领域引发革命性变化
Borderless AI成功融资3200万美元,将AI技术应用于HR管理领域引发革命性变化

一家新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Borderless AI 正致力于将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企业 AI 应用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该公司

三星携手OpenAI共同研发智能电视,开启人工智能新纪元
三星携手OpenAI共同研发智能电视,开启人工智能新纪元

据最新消息,三星电子正在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先锋 OpenAI 合作,开发全新的 “人工智能电视”。这一举措标志着三星在竞争

苹果公司决定暂停 iOS 18.3 测试版本中的新闻通知AI摘要功能的相关测试
苹果公司决定暂停 iOS 18.3 测试版本中的新闻通知AI摘要功能的相关测试

苹果公司近期发布了 iOS18 3开发者测试版,决定暂时停用新闻和娱乐类应用的通知AI摘要功能。这一功能原本是由苹果智能

Nvidia发布NIM微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人工智能代理的安全性和控制能力
Nvidia发布NIM微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人工智能代理的安全性和控制能力

Nvidia近日发布三项新的NIM(Nvidia Infrastructure Microservices)微服务,作为

黑森林实验室推出FLUX Pro微调API,凭借仅五张样本图像即可轻松定制个性化AI模型
黑森林实验室推出FLUX Pro微调API,凭借仅五张样本图像即可轻松定制个性化AI模型

德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Black Forest Labs (黑森林实验室)近日发布了一款FLUX Pro 微调 API,

腾讯混元发布全新浮点量化训练理论,揭示大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潜在极限与挑战
腾讯混元发布全新浮点量化训练理论,揭示大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潜在极限与挑战

在大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快速发展的今天,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成本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