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四史的正确方法:以正史为核心,辅以野史以增知识和理解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子曰诗云)

两百年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发出一句感慨:中国历史作家层出不穷、历史著作连续不断,这实在是任何其他民族都比不上的。

这话没毛病。中国有深厚的写史传统,古代史籍浩如烟海。光看分类,就让人惊叹。《四库全书总目》分史书为15类,即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排位第一的正史是中国历史著作的主心骨。

每当王朝更替,新朝建立,都要组织人力编写前朝史,是为正史。这一叫法见于《隋书·经籍志》,到清代备齐了二十四史,从《史记》《汉书》直至《元史》《明史》,历时1800多年,共3200多卷,4700万字。

二十四史开始几部不是国家行为,都是个人写作,后来得到国家承认,才立为正史。到唐朝开始把正史列入官修,国家出面,征集史料,选调学者,设置总裁、编纂官、监理、提调、缮写、校对等一系列职位,成了国家级的文化工程,参与其中者,多为一时俊杰。

比如北宋的宋祁,写过“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的名句,被誉为“红杏尚书”。宋仁宗时,他和欧阳修一起撰写《唐书》,历时17年修完。为区别五代时期修的《旧唐书》,就称为《新唐书》。修史的时候,宋祁工作发生调动,他就带着书稿去了成都。每晚吃完饭,他就拉下帘子,点上蜡烛开始写。“远近观者,皆知尚书修《唐书》”,成为一时佳话。

正史的编纂体例都是纪传体,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此外,还有《左传》《资治通鉴》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

编年体最早起源于中国,是周代史官创造出来的。《左传》完善其体例,东汉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北宋司马光则成通史编年体。其他编年体史书,还有起居注、日历、实录等。

像《资治通鉴》这样一部时间跨度长达1362年的编年史,因它只是逐年记述,好像账簿一样。一件事情如果连续发生好多年,想了解某事全貌,便要翻阅好多卷,挑着拣着找,很不方便。

为解决这个困难,南宋的袁枢就把分散在《资治通鉴》不同年份的同一件事的材料集中起来,编写出《通鉴纪事本末》。纪事本末这种体裁就此诞生——以说清具体事件为主,不以年代、人物为主。

回过头再说二十四史,其内容丰富,是万象兼备的百科全书,最有价值之处莫过于原创性——因其据以编写的原始材料,包括档案、实录、家传、碑志、行状等,多是反映某一朝代史实的最早记载。后来原始材料多不存世,得亏正史得以流传后世。

正因为保存史料多,二十四史卷帙浩繁,所谓“一篇读罢头飞雪”。前人想表达“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怎么做起”的意思,往往就引用清代作家李宝嘉的话:“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对此,南宋学者朱熹有自己的观点。

有学生问他读史之法时,朱熹说:“《资治通鉴》难看,不如看《史记》《汉书》。这两本书里记载的事情多有贯穿,同一件事散见在本纪、列传、表、志之中。《资治通鉴》是逐年记事,一年一年看过去,很多事情交织在一起,不容易找到某一件事的头绪。”

学生请他具体谈谈“正史是怎么一件事多处说的”。朱熹说:“拿刘邦赴鸿门宴这件事来说吧,《高祖本纪》和张良、灌婴等人的传从不同角度叙述,意思详尽,读起来让人心情欢洽,容易记住。《资治通鉴》是在一年的某一处说到这事,没说完就去说别的了,预知后事如何,得去下一年找,记性好的人才能看得下去。”

朱熹的见解有道理。读史,先读正史,收获会更显著一些,这是正史的特点决定的。他还有一个读史总纲:“先读《史记》,再读《左传》,再读《资治通鉴》,有余力就读全史。”有余力的人当是不多,但这种“先重点后一般”的读法是适合大多数人的。

猜你喜欢

英国医疗科技初创公司Cera成功融资1.5亿美元,计划扩大基于AI的家庭医疗服务范围
英国医疗科技初创公司Cera成功融资1.5亿美元,计划扩大基于AI的家庭医疗服务范围

在疫情后的医疗重启困境中,尤其是在西方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公共医疗体系面临巨大的压力。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

OpenAI 频繁抓取数据导致人体3D模型网站无法访问,影响用户体验与数据服务
OpenAI 频繁抓取数据导致人体3D模型网站无法访问,影响用户体验与数据服务

近日,乌克兰一家专注于人体3D 模型的网站 Trilegangers 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流量攻击,导致其服务器瘫痪。该网站

扎克伯格关于“自由言论”的争议激增,欧洲是否应该考虑停止使用Meta AI技术?
扎克伯格关于“自由言论”的争议激增,欧洲是否应该考虑停止使用Meta AI技术?

近日,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与特朗普的结盟,以及他对欧洲价值观的显著否定,引发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欧洲的组

ysl水蜜桃86满十八和88区别:如何选择属于你的完美色号?
ysl水蜜桃86满十八和88区别:如何选择属于你的完美色号?

在如今的化妆品市场中,YSL(圣罗兰)作为一个高端品牌,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YSL的水蜜桃系列,更是以其柔和

华为携手方大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钢铁行业智能大模型技术
华为携手方大集团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钢铁行业智能大模型技术

近期,华为与辽宁方大集团旗下的海南航空和方大特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航空和钢铁领域的长期深度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一体化 AI 框架 Sa2VA: 助力图像与视频深度解析与理解的新方式
一体化 AI 框架 Sa2VA: 助力图像与视频深度解析与理解的新方式

在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s)的推动下,图像和视频相关的任务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包括视觉问答、叙述生成和交互式编辑等。

英国政府瞄准2030年目标,誓言提升AI计算能力20倍,力争成为全球科技领军者
英国政府瞄准2030年目标,誓言提升AI计算能力20倍,力争成为全球科技领军者

英国政府近日宣布,将大规模投资人工智能(AI)领域,计划到2030年将公共控制的 AI 计算能力提升20倍。首相基尔・斯

视觉中国全面加速实现“AI技术融合视觉数据与多元应用场景”的落地与推广
视觉中国全面加速实现“AI技术融合视觉数据与多元应用场景”的落地与推广

近日,视觉中国宣布,将加快推进“AI技术+视觉数据+应用场景”的落地。作为国内较早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版权视觉内容服务的文

京东健康推出AI京医、京东卓医等系列医疗健康应用的大型模型产品体系
京东健康推出AI京医、京东卓医等系列医疗健康应用的大型模型产品体系

2025年1月11日,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在京举办了2025京东健康年度医生盛典和数智医疗大会。会上,京东健康重磅发

新一代开源推理AI模型Sky-T1问世,训练费用低于450美元,颠覆行业标准
新一代开源推理AI模型Sky-T1问世,训练费用低于450美元,颠覆行业标准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空计算实验室的研究团队NovaSky于周五发布了Sky-T1-32B-Preview推理模型,这一模